经济运行与分析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经济运行与分析

2021年衢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日期:2022-03-29       信息来源:市发改委         

2021年,衢州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全力打造四省边际共同富裕示范区、四省边际中心城市,持续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经济呈现稳步恢复、稳中加固、稳中向好态势,发展质量稳步提升,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民生福祉保障有力,社会事业繁荣发展,实现“十四五”高质量发展良好开局。

一、综 合

初步核算,2021年全市生产总值1875.6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7%,与2019年相比,两年平均增长6.0%。分产业看,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87.11亿元、811.05亿元和977.45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2.8%、10.7%和7.8%。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增长21.9%,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增长13.3%,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增长15.5%,金融业增加值增长8.8%,房地产业增加值增长2.0%。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为4.7:43.2:52.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82174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12737美元),比上年增长8.1%。经最终核实,2020年,全市生产总值为1627.2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4%,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为5.6:40.0:54.4。

全年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4%,商品零售价格上涨2.2%。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上涨14.7%,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23.7%。

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6.77万人,比上年下降8.6%,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0.87万人,比上年末下降11.9%,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64%,比上年末下降0.14个百分点。

全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77.8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1.2%。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技术产业、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文化制造业、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30.9%、29.8%、27.3%、20.1%、19.4%。规模以上工业新产品产值率为34.5%;网络零售总额504.0亿元,增长29.6%;居民网络消费245.9亿元,增长6.2%。

全年财政总收入272.13亿元,比上年增长19.0%,两年平均增长10.4%,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3.93亿元,增长16.3%,两年平均增长9.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实现税收收入139.80亿元,增长18.5%,其中增值税54.16亿元,增长14.8%;企业所得税26.71亿元,增长40.1%;个人所得税5.49亿元,增长9.6%。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18.87亿元,增长12.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2660.62亿元,增长33.9%;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220.32亿元,增长21.7%。

二、农业和农村建设

全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89.35亿元,比上年增长2.9%。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89535公顷,比上年增长0.3%;油料播种面积30229公顷,增长2.0%;蔬菜种植面积38610公顷,下降0.8%;瓜果类种植面积3847公顷,下降27.4%。

全年粮食总产量55.37万吨,比上年增长0.5%。油料产量5.93万吨,下降2.1%;其中油菜籽产量5.51万吨,下降4.4%;蔬菜产量107.09万吨,下降1.5%;食用菌产量3.55万吨,下降46.9%;瓜果产量12.17万吨,下降29.1%;茶叶产量7921吨,增长0.8%;水果产量55.63万吨,下降12.0%;其中柑桔产量48.15万吨,下降13.4%。

全年肉类总产量18.13万吨,比上年增长28.8%;其中猪肉10.80万吨,增长34.3%。全年生猪出栏120.45万头,增长33.2%;家禽出栏4621.51万只,增长26.5%;禽蛋产量5.23万吨,增长4.0%;牛奶产量9662吨,增长23.1%;水产品产量7.48万吨,增长1.8%。

年末累计建成粮食生产功能区总面积 59.06万亩。累计成功申报7个省级现代农业园区,通过省级验收3个。累计申报8个省级特色农业强镇,建成验收省级特色农业强镇8个。

年末建制村已全部实现生活垃圾集中收集有效处理。全年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乡镇9个、特色精品村26个,省高标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20个,省历史文化(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示范村3个。完成第七批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项目45个,其中重点村5个、一般村40个;建设实施第八批、第九批项目共101个,其中重点村12个、一般村89个。

全年“千万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培训4.14万人,其中各类农村实用人才1.54万人。100%的行政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到20万元且经营性收入10万元以上。全市低收入农户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5.9%。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市年末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97家,其中,营业收入亿元以上企业411家,大中型企业107家。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663.81亿元,比上年增长12.0%,两年平均增长7.6%。规模以上工业产值2494.05亿元,增长29.8%,其中,重工业1845.12亿元,增长30.9%;轻工业648.93亿元,增长27.0%。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长25.4%,私营企业增长27.9%,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37.3%。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2448.23亿元,增长29.8%,产销率98.16%。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交货值218.44亿元,增长37.9%。

规模以上工业中:机械行业产值445.21亿元,比上年增长21.9%;化工行业423.88亿元,增长40.1%;黑色金属冶压业293.80亿元,增长31.6%;造纸行业250.76亿元,增长32.4%;建材行业180.94亿元,增长26.8%;电力生产供应业172.12亿元,增长16.4%;通信设备制造业137.22亿元,增长67.1%;有色金属冶压业136.15亿元,增长37.2%;木材加工业70.03亿元,增长28.3%;纺织业43.23亿元,增长7.2%;饮料制造业41.71亿元,增长18.9%;食品加工业38.77亿元,下降1.3%;食品制造业26.26亿元,增长14.7%。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税总额287.54亿元,比上年增长48.6%,两年平均增长27.9%,其中利润总额228.51亿元,增长55.7%,两年平均增长33.6%。分行业看,化工行业利润总额42.75亿元,增长145.8%;造纸行业30.87亿元,增长42.4%;建材行业25.69亿元,增长16.8%;黑色金属冶压业23.18亿元,增长121.7%;机械行业20.65亿元,增长14.8%;有色金属冶炼业18.28亿元,增长142.2%;饮料行业9.30亿元,增长1.8%;食品制造业3.04亿元,下降19.3%。规模以上工业利润中,装备制造业利润总额增长38.0%,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70.3%。规模以上工业研发费用增长45.4%。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148.23亿元,比上年增长5.6%。全市有总承包或专业承包资质的建筑业企业512家,其中,具有一级资质企业36家,二级资质企业105家。全年建筑业总产值446.78亿元,超亿元产值的企业93家。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业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6.2%,两年平均增长11.9%。非国有投资增长6.6%,占50.1%;生态环保、城市更新和水利设施投资增长23.7%,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22.4%,民间投资增长7.8%,交通投资增长5.4%;工业投资、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20.9%、16.3%。

年末全市共有命名、创建和培育类省级特色小镇8个,其中命名类特色小镇2个,创建类特色小镇4个,培育类特色小镇2个。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254.38亿元,比上年增长22.2%;其中住宅投资207.49亿元,增长22.5%。本年房屋施工面积1264.55万平方米,增长13.9%;竣工面积82.95万平方米,下降54.5%。商品房销售面积204.97万平方米,下降4.5%,其中,住宅销售面积180.57万平方米,增长0.7%;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面积6.43万平方米,下降67.6%。商品房销售额321.51亿元,增长21.6%,其中,住宅销售额306.14亿元,增长25.8%;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额6.23亿元,下降56.2%。

年内全市棚户区改造开工2746套,基本建成15648套,实现2017年底前开工建设的棚改安置住房项目100%竣工;发放家庭租赁补贴2938户。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39.16亿元,比上年增长11.6%,两年平均增长5.6%。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725.45亿元,增长11.5%;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13.71亿元,增长12.4%。按消费类型统计,商品零售额720.18亿元,增长9.6%;餐饮收入额118.98亿元,增长19.1%。

全市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01.88亿元,比上年增长15.8%。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中,日用品类增长147.7%,石油及制品类增长35.4%,粮油、食品类增长27.1%,通讯器材类增长12.1%,汽车类增长7.9%,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1.1%,家用电器及音像器材类下降0.9%,中西药品类下降4.7%,化妆品类下降6.8%,五金、电料类下降34.5%。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零售额比上年增长33.9%。

六、对外经济

全年进出口总额491.44亿元,比上年增长36.4%,两年平均增长18.8%。其中出口315.77亿元,增长24.6%,两年平均增长15.1%;进口175.67亿元,增长64.4%,两年平均增长26.2%。

全市有出口实绩的企业1078家,比上年增加54家;出口额在100万元以上企业761家,其中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373家,增加41家。

全市出口排前三位的市场依次是:美国、韩国、欧盟。对美国出口56.33亿元,比上年增长14.5%;对韩国出口52.0亿元,增长75.9%;对欧盟出口41.84亿元,增长38.1%。对这三大主要市场出口额合计占全市出口总额的47.6%。

在主要商品出口中:机电产品出口86.36亿元,比上年增长19.3%;服装、纺织品出口24.32亿元,下降7.1%;高新技术产品出口17.90亿元,增长36.4%。

全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25家,合同利用外资3.5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90.7%;实际利用外资0.77亿美元,增长18.9%。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66.31亿元,比上年增长21.9%。

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运输量13416.27万吨,比上年增长11.0%,其中,铁路389.84万吨,增长18.3%;公路12986.11万吨,增长10.6%;水运40.22万吨,增长106.0%;民航1003.5吨,增长43.5%。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旅客运输量3957.97万人,增长46.2%,其中,铁路515.45万人,增长27.8%;公路3394.0万人,增长49.8%;水运1.50万人,增长256.1%;民航47.02万人,增长21.8%。

年末民用汽车拥有量53.41万辆,比上年增长5.0%,其中,载客汽车47.29万辆,载货汽车5.91万辆;私人汽车48.05万辆,增长4.4%。全市摩托车拥有量10.42万辆。年末共有城乡公共汽车营运车辆1458辆,运送乘客7375.5万人次,其中城市公共汽车533辆,运送乘客4130.8万人次。年末共有巡游出租汽车781辆。

年末各类公路里程8682.62公里,其中高速公路422.37公里,一般国道381.24公里,省道205.15公里,县道2427.90公里,乡道1259.61公里,村道3986.34公里。

全年邮政业务收入(不包括邮政储蓄银行直接营业收入)10.42亿元,比上年增长7.5%;电信业务总量24.93亿元,增长27.2%。全年邮政函件业务累计完成124.9万件,包裹业务累计3.0万件,报纸业务累计3342.8万份,杂志业务累计141.8万份。年末全市共有快递法人企业36家,全年实现业务收入7.16亿元,增长5.2%;快递收件11278.7万件,增长22.4%,其中国际及港澳台收件8.9万件,增长6.3%;快递派件14156.3万件,增长25.3%。年末移动电话用户247.61万户,增长2.6%。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100.29万户,增长6.9%。

初步测算,全年国内游客收入177.37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14.5%,接待游客1437.12万人次,增长11.2%;住宿设施接待入境游客收入21.3万美元,下降34.6%,接待入境过夜游客776人次,下降18.6%。全市拥有星级饭店28家,星级饭店客房间数4085间。至年末,全市共有A级旅游景点63个,名胜风景区4个。

八、金融、证券和保险

全年金融业增加值131.91亿元,比上年增长8.8%。

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3529.54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2.6%,两年平均增长13.0%,其中人民币存款余额3493.21亿元,增长12.4%。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3577.02亿元,增长17.4%,两年平均增长18.3%,其中人民币贷款余额3564.90亿元,增长17.6%。年末住户本外币存款余额1767.52亿元,增长12.4%;住户贷款余额1867.40亿元,增长14.4%。

年末共有证券营业部24家,与上年持平,全年证券交易量7833.6亿元,增长8.4%;佣金收入2.26亿元,增长0.8%;期末保证金余额24.14亿元,增长29.3%;托管市值659.25亿元,增长72.3%;实现利润0.98亿元,下降18.6%;新开证券账户49540个,增长56.3%。

年内新增A股上市公司4家、引进1家、迁出1家,年末总数达到11家,总市值1368.82亿元,其中龙游县、开化县均实现上市公司零突破;年末共有新三板挂牌公司27家。

年末共有保险机构39家,全年保费收入71.63亿元,比上年增长6.6%,其中,寿险保费收入50.28亿元,增长10.9%;财产险保费收入21.35亿元,下降2.4%。支付各类赔付额25.60亿元,增长13.8%,其中,寿险业务赔付额10.29亿元,增长28.9%;财险业务赔付额15.31亿元,增长5.6%。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市拥有普通高校2所,其中本科1所、专科1所,在校生16846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4所,在校生2.55万人;普通高中32所,在校生3.86万人;普通初中57所,在校生6.85万人;小学196所,在校生13.22万人;幼儿园468所,在园幼儿7.33万人;特殊教育7所,在校生582人。

全市学前教育入园率98.3%,小学入学率100%,初中入学率100%,初中毕业升高中段的比例98.1%,“三残”儿童入学率100%。

全市有普通高校专任教师819人;普通高中专任教师3517人,学历合格率99.7%;初中专任教师5720人,学历合格率100%;小学专任教师9218人,学历合格率100%;幼儿园专任教师5265人,学历合格率100%;中等职业教育专任教师1754人,学历合格率97.9%;特殊教育专任教师215人,学历合格率100%。

全市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55家,国有独立研发机构25家,企业技术开发机构498家。全年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5项。全年专利授权量7940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773件。

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科学技术支出17.31亿元,比上年增长16.7%。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共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2个,艺术表演场所建筑面积8500平方米。公共图书馆7个,南孔书屋55个,总面积62320平方米,藏书量4372.40千册。博物馆6个,面积37639平方米。文化馆7个,面积60497平方米。文化站100个,面积135699平方米。有广播电台6座,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100%。电视台6座,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100%。数字电视用户数71.56万户。全市日均发行《衢州日报》5.6万份,《衢州晚报》4.3万份。年末有综合档案馆7个和国家专门档案馆1个,面积37467.59平方米,馆藏档案有1254个全宗。

年末共有卫生机构(含村卫生室)1787个,其中医院85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659个,专业卫生机构30个。卫生机构共有病床床位16228张,卫生技术人员20189人,其中医生8035人。孕产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15.86/10万和4.12‰。

全年举办市、县运动会334次,参加人次12.5万人。在全国及全省各类体育比赛中,全市共获金牌169枚、银牌129枚、铜牌133枚。年内成功承办浙江省第四届体育大会、全国举重锦标赛暨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举重比赛预赛、2021年第八届衢州烂柯杯中国围棋冠军赛、2021年全国新年登高健身大会、衢州市第六届运动会、2021年衢州金庸武林大会、“中国人寿杯”2021年度市级职工篮球比赛、2021年浙江省青少年山地自行车冠军赛、浙江省大学生羽毛球锦标赛、2021“三衢味·江山”杯第四届“美丽乡村”全国攀岩系列赛、2021年衢州市青少年武术散打比赛等重大赛事。

全年销售体育彩票3.82亿元,比上年增长31.8%。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户籍总人口255.94万人,其中男性人口130.33万人、女性人口125.60万人,分别占总人口的50.9%和49.1%。全年出生人口1.65万人,出生率为6.45‰;死亡人口1.62万人,死亡率为6.30‰;全年自然增加人口0.04万人,自然增长率为0.15‰。据2021年5‰人口变动抽样调查推算,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28.7万人。

全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658元,比上年增长12.5%,扣除价格因素增长10.9%。按常住地分,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54577元和29266元,增长10.7%和11.3%,扣除价格因素分别增长9.2%和9.8%。全体居民生活消费支出25048元,增长19.1%,扣除价格因素增长17.5%。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分别为31434元和17872元,增长17.3%和18.2%,扣除价格因素分别增长15.7%和16.6%。

全市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52.0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81.4平方米。

年末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183.48万人,比上年末增长1.8%,其中,企业职工参保人数87.85万人,增长4.3%;机关事业参保数9.55万人,增长2.7%;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86.07万人,下降0.7%。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236.95万人,下降0.3%,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75.0万人,增长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