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案议案

衢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对市政协八届
二次会议第104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发布日期:2023-09-14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市发改委


衢发改函〔2023〕41号

郑建林委员:

你在市政协八届二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谋划衢黄南饶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合作区的建议》的提案(第104号)悉。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为贯彻落实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发挥衢州作为长江三角洲区域重点城市辐射作用,创新省际合作加快四省边际中心城市建设,我委积极谋划创建衢黄南饶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合作区,此项工作已纳入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

一、工作推进情况

(一)向上对接争取省市支持

去年以来,市发改委主要领导多次带队赴国家发展改革委、省发展改革委主动对接,在省际合作上全力争取上位支持。2023年5月,“深化浙江衢州与安徽黄山和江西上饶等省际毗邻地区合作发展问题研究”成功列入国家《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2023年重点工作安排》,衢黄南饶省际合作首次上升至国家层面。同时,衢黄南饶绿色低碳产业合作区实践研究纳入省市联合课题清单,也列入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年度工作计划,得到多方关注支持。

(二)凝聚兄弟地市合作共识

市级层面,我市代表团多次赴上饶、南平考察洽谈,牵头召开衢黄南饶“联盟花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与上饶市签订《全面深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建立了两市常务副市长牵头的联席会议制度,有力推动衢黄南饶四市合作向全域纵深推进。县级层面,江山、常山、开化等省际毗邻县市主动与交界县(市)开展领导互访、视频会谈等多种形式交流,开化县牵头成立了365共富协作区等合作机制,进一步凝聚省际交界地区合作共识。

(三)深入研究明确目标任务

经过前期调研研究,我委进一步厘清了合作区建设思路。合作区战略定位:沿海产业转移优选区、产业低碳转型示范区、生态资源转化样板区、协同发展改革集成区。围绕四大战略定位,提出了六大工作任务,一是建立统一规划管理体制,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国土空间统筹开发和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二是聚焦产业体系合作构建,加快推动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三是围绕优质生态资源开发利用,探索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为基础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四是强化生态安全屏障功能,进一步完善环境保护联防共治和省际生态补偿机制,共同组建华东国家公园联盟。五是探索省际合作改革试点,系统性推动省际区域统一市场、公共服务“跨省通”应用体系等集成改革试点。六是打造多层次产业合作平台,推动现有“联盟花园”平台产业化运作,深化衢饶示范区合作形式和内容,谋划衢南农业现代化示范园等平台。

二、合作区课题研究工作设想

我委从三个层面推动合作区建设课题研究。

(一)与中央党校合作开展《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省际合作研究》。通过理论研究和在高级别刊物刊发文章,进一步引起国家高层对加快省际毗邻地区发展的重视和关注,为该类型地区上升为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以及其他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点区域营造良好氛围。5月21日,徐张艳市长在北京召开中国式现代化与区域一体化(省际边界地区)高质量发展研讨会,邀请国内区域合作领域专家共同探讨衢黄南饶省际毗邻地区合作路径。

(二)与省发展改革委开展省市联合课题。重点研究省级层面省际合作机制构建和政策供给,梳理打破省际壁垒、构建省际统一大市场制度创新,谋划一批省际互通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目前,已明确浙江省经济信息中心作为支撑单位,拟于8月邀请省发展改革委长三角处和课题团队来衢实地调研。

(三)承接国家交办任务。与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合作编制《衢黄南饶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合作区建设方案》,从国家战略互动、都市圈协作、省际交界城市协同发展角度,形成省际四市重点合作领域、合作内容和机制架构,为四市合作发展提供战略基础诊断。计划《衢黄南饶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合作区建设方案》完善成熟后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力争“十四五”期间能获得批复。

三、下步打算

一是加快课题研究,尽快形成高质量研究成果,完成国家交办任务和加快成果转化。二是谋划一批跨省互联基础设施项目,提升合作区交通可达性和便捷性,推动浙赣运河、衢南铁路、衢黄铁路等项目争列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大项目库,为后续争取国家用地指标、中央预算内投资等要素保障创造条件。三是将衢饶示范区作为合作区的先行启动区加快建设,推动省级支持政策和方案优化调整早日落地,为合作区谋划提供实践经验。

感谢你对衢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希望你继续为加快建设四省边际中心城市、争当“两个先行”示范窗口、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衢州实践建好言献好策。


衢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3年7月20日

(联系人:徐双,联系电话: 17757000988)

抄  送:市政府办公室,市政协提案委。 

衢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室            2023年7月20日印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