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事业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社会事业

常山县推动学前教育普惠优质发展实现“有园上”迈向“上好园 ”

发布日期:2025-05-19       信息来源:市发改委         

近年来,常山县持续打响“优学常山”品牌,围绕“幼有善 育 、 学有优教”的 目标 ,全面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 ,推动 构建普及普惠安全优质的学前教育发展格局 ,成功获评全省 完善普惠性学前教育保障机制实验区 ,高质量通过全国学前 教育普及普惠县国家级实地评估 ,公办园覆盖面从 2021 年 的 21.82%提升至 90.21%。

一 、坚持高位推动 ,打造学前教育“优环境”

一是高规格部署推动。编制《常山县学前教育专项布局规划(2018-2035 年)》 ,将普惠性幼儿园建设纳入城乡公 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设施统一规划 ,综合考虑城乡发展 、人 口 分布等因素 ,形成学前教育 15 分钟就读圈。截至目前 ,开 设集镇幼儿园 11 所、 中心村幼儿园 11 所 、教学点 4 个。

二是高强度资金投入 。按照“教育投入快于一般民生 、 学前教育投入快于面上教育”的标准 ,建立“财政托底+ 定向 奖补+ 专项债助力”的公办园多元成本分担机制,确保学前教 育财政性经费投入占教育经费比例不低于7% ,并每年安排 350 万元对升等创优等 5 项工作定向奖补 ,保障学前教育质 量提升。

三是高标准督导监管。制定《幼儿园办园行为督导评估 实施规划》 等办法 ,推行教育“U”督学模式 ,组建全县幼儿 园专项督导组 ,依托“U”督讲坛 、“U”督课堂等方式 ,定期落 实课程评价 ,有序规范日常管理。 目前 ,已划分建立督学责 任区 8 个 ,聘任责任督学 20 余人 ,督导整改问题 89 个。

二 、坚持优化配置 ,打造普及普惠“硬支撑”

一是全面扩容提质。坚持“教育用地优先用于学前教育” 的要求,全面实施幼儿园补短提升工程和普惠性幼儿园扩容 工程 ,通过改旧为新 、撤并再用等方式 ,全面改造提升一批 “老旧小”幼儿园 。 目前 ,全县新增幼儿园学位 5370 个 , 一 二级以上优质园增加 20 所。

二是科学清理引退。开展幼儿园办学规范排查整治和无证园薄弱园治理行动 ,针对不符合规划布局、无证经营等民 办园情况 ,制定落实“一园一策” ,科学完成清理引退工作。 目前 , 引退低散小薄弱幼儿园 42 所 , 回收公建民营幼儿园 16 所 ,重新安置学生 2210 名。

三是集群帮带赋能。探索“联盟型、紧密型 、合作型”的 集团化办学模式 ,形成“总园+ 分园”幼教帮带机制 ,以城区 示范性幼儿园为龙头 ,农村薄弱幼儿园为分园 ,推动办学理 念、品牌、师资共享 ,实现以城带乡、以强带弱。2024 年以 来 ,成功打造集团园 8 个,形成城乡公办园集团化办学全覆 盖的发展格局。

三 、坚持培优创新 ,打造幼有优育“新样态”

一是研训共进强师资。联合衢州学院推行“委托培养”“农 村特岗培养”等计划 ,有针对性地为农村幼儿园输送幼儿专 业教师和保育员。同步实施“定阳强师”培养工程 ,加强城区 教师下派、农村教师进修等交流 ,新增省教坛新秀 1 人 ,省 名校长培养对象 1 人 ,市名师 、教坛新秀等 6 人 ,县级名优 骨干教师 58 人。

二是立足特色优课程。 以区域文化为特色,持续推进学 前教育游戏化 、生活化和园本化改革 ,依托“一园一品”校园 文化建设 , 因地制宜开发剪纸 、 围棋 、绘画 、足球等“特色 选学”课程 ,成功培育县级“课改试点园”22 个 ,其中获评全 国足球示范幼儿园 2 所、全国围棋示范幼儿园 1 所。

三是教卫融合拓服务 。创办全省首家“教育举办 、教卫 合作 、独立核编”的公办纯托幼一体机构 ,整合县妇幼保健 专业力量,全量归集县域入托需求,对接学前教育闲置资源, 推动幼儿园“托幼一体化”发展。目前 ,建立托幼一体幼儿园 8 个 ,设立幼儿园托育部 31 个 ,改造闲置教室9间 ,入托 237人。

分享: